◎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03010行动目标是,到2025年,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覆盖村庄、延伸到户,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落实《方案》行动目标,加强和推进乡村建设,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人才引导。加强和推进农村建设,关键在于人才的引导。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在基层,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村骨干人才。只有让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扎根基层、建设农村、服务农民,才能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地见效,让群众真正受益,进一步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应该真诚地“吸引”人才,尊重他们。针对一些人才走出去带动群众致富的先进产业发展理念,具有资金、技术、理念优势。要坚持人才政策的激励导向,真正体现政策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流创业方面的有效性。要真正珍惜人才,注重吸引那些道德品质好、服务家乡意愿强的人才回国,实现人才回归、资金回归、创业回乡、建功立业,切实填补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主导产业缺乏、市场适应能力弱的制约因素。要大力支持归国人才领办新兴产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辟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结合乡村实际发展特色项目,壮大支柱产业,增加群众收入,活跃壮大集体经济。同时,要在政治待遇、经济待遇、政策支持、舆论氛围、后勤服务等方面予以保障,为农村能人安心创业提供良好环境。
“培养”好乡土人才,让乡村活起来,做乡村建设的“主力军”。
要精心培养人才,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乡土人才来自民间,成长于农村,贡献于农村。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熟悉农村村情和农业生产规律,大多技术熟练。它们是加强和促进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的“金种子”。要真心实意爱护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充分重视和用好本地人才,改变过去本地人才发展“不温不火”、“顺其自然”、“顺其自然”的局面,不断健全完善本地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坚持本地人才服务精准导向,加快本地人才开发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最大限度激发“本地专家”和“田秀才”活力。要加强乡土人才的技术技能培训,特别是信息化背景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网上销售的技术技能培训,使乡土人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与新时代、信息化接轨,使乡土人才迅速成长为引领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要真诚使用人才,信任、对待、使用、包容人才。加快形成有利于年轻干部成长的培养使用机制,着力服务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着力打造年轻干部生力军。加强和推进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为加强和推进乡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要看到,现实中一些农村干部群众发展观念还比较落后,一些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方法还远远落后于新时代对干部的新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批头脑灵活、思想开放、学习能力强、吃苦耐劳、精力充沛、精神状态良好的年轻干部来接好、传好乡村振兴的“接力棒”,更好地加强和推进乡村建设。要精心用好人才,树立为基层服务的鲜明导向,鼓励和引导年轻干部把广大农村作为考场,把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作为考卷,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期盼的问题,扎扎实实解决他们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中的忧、忧、忧。要出台激励保障政策措施,从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办公条件、工作环境、医疗保险等方面给予全面保障。在提拔重用年轻干部上向基层倾斜,让年轻干部在加强和推进农村建设中扎根、先人、发展、建功,让农村成为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平台和舞台,让农村建设行动成为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机遇和市场
作者:孙,中共南华县委党校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