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马晓东没有投资羊肉摊。我认为他主要犯了以下几个错误。
作为当地的综合性商场,来这里逛的主要是年轻人或者一些中年人。都是来商场吃饭,去约会看电影或者父母带孩子来玩。真正买菜的人主要是老年人,因为年轻人一般都要上班,家里买菜的任务就交给长辈了。当商场的客户群体无法匹配菜市场需要的客户群体时,说明来商场的这群人对食物的需求不大。做一个菜市场,相当于从零开始。
二是不清楚羊肉在周边地区的市场需求有多大。
在购物中心的对面,有一个食品市场和一条街。里面已经有几家羊肉店了,都是回民开的。附近的居民通常去那里买羊肉。周边地区对羊肉的整体需求就这么多。在你家多买一斤,就是在别人家少买一斤。事后,马晓东去那些羊肉店做了一次市场调剂,发现这些店每天的营业额在4000-5000元之间,每天的毛利在500元左右。除去房租、水电、人事费等费用,那其实是一笔工资收入。毕竟羊肉和猪肉不一样。这是一个消费者有限的狭窄市场。
对于马晓东的羊肉摊来说,能不能做起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菜市场的人流量。从某种程度上说,菜市场的人流量与商场持有者的经营能力密切相关。运营团队是否做好了菜市场的包装、定位、宣传,开业后的日常引流活动,菜市场的服务管理等。在这个菜市场起着关键作用。
如果细心的人去商场看一看,会发现二楼有很多业态是商场自己经营的,一楼和二楼的业态有重叠,所以业态规划比较混乱。稍微懂一点招商的人都知道,一般商场的自营部分都设在相对偏的地方(比如顶楼),位置好一点的会招一些品牌商家。如果二楼比较好的位置都是商家自己经营,一楼和二楼的业态重叠,那肯定是商家不满意。商家不满的主要原因是商家在这里赚不到钱。商家赚不到钱,运营团队能力差是一大因素。
那我们就可以仔细想想了。同样的运营团队,商场不运营,他们也不太可能有能力运营菜市场。
马晓东的羊肉是从当地批发市场批发的冻肉。羊肉的质量和周围羊肉店的羊肉差别不大。对于消费者来说,买你家和买别人家没有太大区别。羊肉是利润不太高的商品,价格战的空间不大。而且价格战往往杀敌一千,价格战不一定能打败竞争对手。对于这种同质化严重的产品,能不能赚钱,只看市场上的人流量,不是一个小摊贩能控制的。主要看商城持有者的运营能力。
第五,没有老客户,没有大客户。
新开的羊肉摊,需要顾客一点点积累。马晓东没有自己的老客户,也没有饭店、酒店之类的大客户。与他的竞争对手相比,他的利润自然要少很多,赚钱自然很难。
1.作为一个创业白人,马晓东没有经过市场调查就选择了卖羊肉。羊肉虽然只是消费品,但毕竟是小众市场,规模不算太大,区域内已经有几家竞争对手。误判市场,为后来的亏损埋下伏笔。
2.马晓东卖的羊肉也是从当地批发市场批发的。产品无特点,属于同质化产品。对于客户来说,他们不一定要从你这里买。这类产品在竞争激烈的时候容易打价格战,溢价空间不大。就算赚钱,也是赚辛苦钱。这一块我没有仔细挑选,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差异化的产品(比如纯内蒙山羊肉,和竞争对手的产品不一样)。
3.从获客渠道来看,马晓东的羊肉摊严重依赖菜市场的自然人流,没有自己的老客户和大客户。然而,菜市场的自然人流量是马晓东无法控制的,这需要商场持有者的运营能力。遗憾的是,商场业主的经营能力不是很强,这直接导致马晓东羊肉摊难以盈利。马晓东把整个销售过程中重要的获客环节交给了商场的运营团队。命运完全掌握在别人手里,风险很大。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