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项目 / 正文

牛根生创业人生

更新时间:2025-05-10 15:12:51 点击:453

牛根生创业人生与根生

标题:牛根生的慈善与商业:擅长营销,喜欢“分配财富”,从乳业大王变成投资人。

黄佳祥

3资料来源:3360时代周刊

传奇仍在继续。

牛根生彻底告别蒙牛。

近日,蒙牛乳业()宣布重组董事会。牛根生辞去了公司非执行董事和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委员的职务,因为他退休了,并计划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慈善工作。老牌乳业正式退出自己一手创办的蒙牛乳业。

在中国乳业,63岁的牛根生颇具传奇色彩,也颇具争议。他从伊利的洗瓶工做起,一路升到生产运营副总。在一人之下,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高震不经意的贡献,让牛根生与伯乐、伊利原董事长郑怀军的矛盾愈演愈烈。

1999年,41岁的牛根生被迫离开伊利,随后另起炉灶,创办了蒙牛。以此为起点,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时间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蒙牛甚至一度超过伊利,成为“乳业老大”。

辉煌并没有持续多久。经过“三聚氰胺事件”和“外资敌意收购危机”,2009年蒙牛乳业被中粮集团收购,牛根生逐渐淡出公司核心管理层。2011年,他辞去蒙牛乳业董事局主席后,仅保留非执行董事一职。

“牛根生创办了蒙牛,推动了中国乳业的发展,也培养了一批乳业管理人才。这些人离开蒙牛后,围绕乳业产业链创办了现代牧业、圣牧高科、生态草蜢等企业,对乳业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蒙牛在中国乳业堪称‘黄埔军校’,牛根生是校长。”一位乳业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评价道。

慈善是牛根生后半生的主题。早在2004年底,他就宣布将个人持有的全部蒙牛股份捐赠给内蒙古牛佬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牛佬基金会”)。顶着“中国捐股第一人”的光环,牛根生投身慈善事业。

蒙牛没有“老牛”,但牛根生离乳业不远。除了公益,来自牛根生和蒙牛的创业元老们,在蒙牛上下游都有投资,资本市场上也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虽然他的投资版图早已跳出乳业,但层层铺开的新“老牛业务版图”已经对外公布,牛根生的传奇还在继续。

特立独行的“牛”

1958年,牛根生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个贫困家庭。他出生不到一个月,父母就以50元的价格把他卖给了一个叫牛的家庭。1978年,20岁的牛根生成为呼和浩特市大黑河牛奶厂的一名牛工。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会在20多年后深刻改变中国乳业的发展格局。

1983年,牛根生进入惠牛奶食品总厂(伊利前身),从洗瓶工做起,逐步升到副班长、车间副主任、厂长。牛根生深受中国乳业教父郑俊怀的赏识,伊利的一些重大改革基本都是牛根生在试点。1992年,34岁的牛根生升任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成为郑俊怀的副手。

牛根生一直保持着“撒钱”的习惯,这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因为家境不好,牛根生小时候经常被同学欺负。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给每牛根生创业人生个人零花钱。所以他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逐渐成为了“孩子王”。他在伊利当经理后,经常拿出一部分工资帮助下属。这种做法拉近了他和员工之间的距离,赢得了很多人心。

1990年,杨文军刚结婚,需要花4000元买房子。当时他的月薪只有40元。牛根生知道后马上给他汇了2000元。这个年轻人后来成为伊利液态奶公司总经理,跟随牛根生创立蒙牛,成为蒙牛十大创始人之一。

“财富聚集和人聚集,财富聚集,财富出去,一个

“从牛根生复杂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与很多同龄人相比,接受了全面的教育,既有理论上的,也有生活上的,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他性格中的所有特质,比如坚强、独立、宽容、敬业、有见地、逆向思维、打破常规、百折不挠、敢于冒险,都与这个成长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牛根生的性格在103010这本书里有描述。

牛根生被迫离开伊利。1999年,他因“足以威胁总统职位”而被解职。蒙牛在《蒙牛内幕》书中说,在伊利,郑俊怀是伯乐,牛根生是千里马。“郑和牛的分裂,应该说是体制问题,是人格冲突”。

“年薪一年一百多万,谁愿意离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时候(伊利)有一万多人。怎么会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离开伊利多年后,牛根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牛根生走后,他在伊利的老员工基本都被辞退了。这些人找到了牛根生,于是有了“另起炉灶”创建蒙牛的故事。

1999年1月,蒙牛在注册正式成立,在一栋53平方米的出租房里,牛根生带着邓九强、陆俊、杨文军、孙宪宏等9名伊利员工,在“无工厂、无奶源、无市场”的困境下,创办了创业。这10人在业内被称为“乳业十大最硬掌门人”。

创业,蒙牛前期通过“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模式,将全国各地的很多工厂变成自己的加工车间,以高强度的营销投入迅速占领市场。

当时中国乳企大量引进利乐包装设备,解决了因保鲜导致的异地市场开拓难的问题。常温奶进入快速发展期,民族乳企开始崛起。中国乳制品新秩序正在形成,蒙牛在这样的机遇下迅速崛起。

2000年2月,蒙牛“第一个吃螃蟹”,开发出中国第一袋利乐包装产品。这是利乐公司1999年推出的全新包装,保质期45天。当时国内市场的牛奶包装主要是纸质塑料袋和UHT利乐包砖。蒙牛”选择生产这种

保质期为45天的纯鲜牛奶,结果走了一条‘中间路线’,打了一个空当市场,利乐枕一下子火了起来”。其后,乳业巨头纷纷跟进。

牛根生极为擅长市场营销。创业之初,蒙牛在呼和浩特大街上挂出“蒙牛乳业,向伊利学习,争创内蒙乳业第二品牌”的广告,这些广告牌一夜之间被砸得稀烂,蒙牛也因此出了名。“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广告语也出自蒙牛,其还策划了“航天员专用牛奶”、“超级女生”等一系列营销事件,帮助蒙牛迅速打开全国市场。

一个时代的崛起与落幕

在牛根生的操盘下,蒙牛的增长堪称“火箭速度”。

2004年6月10日,蒙牛登陆港交所,成为内地第一家在港上市的乳制品企业。到2005年,蒙牛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大关。两年后,蒙牛首次超过伊利,拿下乳制品市场第一把交椅。

乳业专家宋亮早年与牛根生有过接触,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牛根生江湖气很重,很接地气,执行力非常强,高效、果断、不犹豫,也善于利用资本的力量。

在短短6年里,牛根生带领蒙牛打造出了一个难以复制的企业样本,创下了商界奇迹。牛根生曾经有句名言:蒙牛集团有一个飞船定律,不是在高速中成长,就是在高速中毁灭。如果达不到环绕速度,那么只能掉下来;只有超越环绕速度,企业才能永续发展。

“销售为先”的发展策略,助推蒙牛高速发展,同时也给蒙牛埋下了隐患。

按照牛根生的原计划,他打算在50岁时,即2008年退出蒙牛管理层,一心投身到慈善。不过,“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打乱了牛根生的计划,以及蒙牛发展的步伐。

彼时,22家乳制品企业被曝光产品含有三聚氰胺,蒙牛也在黑名单中,整个行业遭遇了史无前例的信任危机。

这一年,蒙牛乳业亏损9.49亿元。危机之下,牛根生选择撤退。2009年7月,中粮集团联合私募股权基金厚朴投资出资61亿港元,收购蒙牛20%的股权,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虽然中粮承诺3年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但牛根生的权力还是被逐渐转移至中粮。

2009年8月,牛根生辞去蒙牛集团董事长一职,转任上市公司蒙牛乳业的董事会主席。在“3年承诺不干涉”期满前夕,2011年6月,牛根生辞任董事会主席一职,时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接任,牛根生仅保留非执行董事一职。

牛根生卸任董事会主席这一年,蒙牛销售额被伊利反超。而在中粮入主后的3年内,蒙牛出现了4起涉及食品安全的重大事件,这些都引起了中粮的不满,中粮逐渐全面掌控蒙牛,蒙牛创业时的元老相继离开。

2012年4月,杨文俊辞去蒙牛乳业总裁一职,由来自中粮的孙依萍接任。至此,蒙牛创业时的十大元老全部离开公司核心管理层,这也标志着,蒙牛“牛根生时代”正式结束,蒙牛全面进入中粮时代。

孙伊萍掌舵蒙牛后,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为蒙牛积累多年的顽疾对症下药,重塑质量安全体系、加速奶源建设,并先后展开与国际奶业巨头爱氏晨曦、达能的战略合作。

2012—2016年上半年,蒙牛这头高速增长的“猛牛”也慢了下来,孙伊萍称之为“战略减速”。不过,蒙牛与伊利的差距逐渐拉大,中粮对此亦十分不满。

2016年9月,孙伊萍辞去总裁职务,由雅士利总裁卢敏放接任。在蒙牛掌门人更迭的同时,牛根生出任蒙牛乳业战略及发展委员会委员。这一度被外界视为“复出”信号,但牛根生并未真正出山,更多扮演着战略顾问的角色,颇有辅助新掌门的意味。

卢敏放上任之后,蒙牛狼性逐渐回归,蒙牛几乎每年都有大规模收购。2017年之后,奶源争夺战更为激烈,在这场战争中,由蒙牛创始团队创办的现代牧业()、中国圣牧()等企业相继被并购入蒙牛体系;蒙牛在国外市场也开启了“买买买”模式,就在今年3月,蒙牛收购东南亚冰淇淋品牌艾雪,其创办者正是牛根生和蒙牛集团原副总裁孙先红。

在卢敏放的带领下,蒙牛正朝着千亿营收目标进军。

只是,这一次的荣光,已几乎和牛根生无关。

“老牛”的慈善与生意

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当牛根生辞去蒙牛乳业最后一份职务时,他的慈善事业已开展了多年。早在2005年,牛根生与其家人宣布全部捐赠持有的蒙牛乳业股份,设立老牛基金会。当时,牛根生身家约1.35亿美元,他又一次“散财”了。

成立老牛基金会之初,牛根生便想将其做成千年基金会。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公益资产如何持续增值,但在探索中也曾引发一场不小的风波。

在股权未套现之前,为获取资金,老牛基金会将蒙牛乳业4.5%股权抵押给了摩根士丹利用于融资。根据设想,老牛基金会将融资来的款项进行投资,获取回报后再用于慈善事业。未料,“三聚氰胺事件”导致蒙牛股价大幅下跌,蒙牛质押的股票面临出售风险。

“这引得境外一些资本大鳄蠢蠢欲动,一面编织谎言,一面张口以待……能不能及时筹足资金,撤换回被质押在外国机构里的股份,关系到企业话语权的存亡。”牛根生在2008年11月发表的“万言书”中称,得知蒙牛所处的窘境,为了防止境外机构恶意收购,柳传志、俞敏洪等人拿出大笔现金,置换出质押的蒙牛股票。

2010年12月28日,蒙牛乳业宣布,牛根生已将其名下的境外蒙牛股权资产全数转让给信托。信托为一个不可撤销的信托,受益方包括老牛基金会及与其合作过的中国红十字会等公益慈善组织。2011年7月13日,这部分股票转让给中粮,获得现金金额为亿港元。

在牛根生的影响下,其家族成员全部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其子女牛奔、牛琼决定以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为样板,在中国成立一家第二代基金会——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老牛基金会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底,基金会开展了267个公益慈善项目,公益支出总额亿元。

“我既然在早些时候选择投身慈善,未来肯定不会再踏足生意。”2013年,牛根生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说。

现实或许并非如此,牛根生的慈善事业中也环绕着“生意”的影子。

老牛基金会理事长雷永胜曾在2013年介绍,老牛基金会控制、管理和受益的40亿元的慈善资产,年收益在10%~20%左右。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在资产运营方面,牛根生捐赠的境内股权已于2010年7月全部获批转入老牛基金会,套现后由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打理;境外股权则借鉴国际上的成熟运作模式,以信托的方式进行保值增值,从而使老牛基金会有持续不断的现金流用于慈善事业。

2007年年底,老牛基金会成立了一个投资农业领域的基金——老牛创投,现代牧业就是其最广为人知的手笔。现代牧业成立于2005年,由蒙牛乳业原副董事长邓九强等前高管所创办,其创立、融资到资本运作都与蒙牛如出一辙。这与牛根生有着密切关系。

在现代牧业2010年上市之前,邓九强接连引入的投资机构中,除了知名的私募股权基金KKR和鼎晖,还有,隶属于Hengxin信托。

巧合的是,老牛创投也在现代牧业上市这一年完成注销,之后老牛基金会的资产主要由尚心(北京)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下称“尚心投资”)打理。尚心投资官网显示,公司于2008年在老牛基金会的初期支持下成立。

天眼查显示,这些年,老牛基金会通过尚心投资分别投资现代牧业、富源国际、普利制药(300630.SZ)、国际天食(03666.HK)、爱普股份(603020.SH)、时趣互动、集群车宝、饪我行、华蒙通、华尚园、旺POS、上海银润传媒、小南国等企业,涉及农牧业、品牌餐饮、电子商务、汽车服务、娱乐新媒体等行业。

投身慈善后,牛根生没有再操盘经营企业,更多以投资人身份进行投资布局。

天眼查显示,目前牛根生持股的企业超10家,包括内蒙古中朵实业、馨牛畜牧业投资、内蒙古塞北粮仓、华科未来教育、阳光制版、北京正和岛、庞械科技、北京地球脑科技、Today今天便利店等企业,商业版图囊括房地产、畜牧业、生物技术、电商、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

牛根生家族的投资布局还在继续扩大。就在今年5月10日,牛根生出任内蒙古乐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其妻子申淑香成为该公司股东,持有8%股权。这是一家以肉羊、奶山羊、奶绵羊种业为主营业务,兼营生物技术产品及服务的科技企业。

激荡四十年·牛根生 一生和“牛”结下不解之缘

当初沃土苦,万事明,心志定。

我又一次拥有了牛,并愿意投身慈善事业。

【记者陈进】从伊利到蒙牛,从企业家到慈善家,牛根生的身份一直在变,但不变的是他的“牛脾气”。

躺在躺椅上,牛根生带领蒙牛迅速赶超伊利,成为国内最大的液态奶企业。蒙牛的很多营销案例也成为了行业经典。

沃土生而苦初。

牛根生,1958年出生于呼和浩特。他出生后不久,父母迫于生活所迫,将他卖给了养父母。

1978年,牛根生成为一名牛工。

1983年,牛根生进入呼和浩特市惠民牛奶食品厂(伊利集团前身)。之后牛根生在伊利16年逐渐成长,从基层工人到集团副董事长。

郑俊怀早年非常欣赏牛根生咄咄逼人的“牛脾气”。1990年,食品厂的利润达到100万元。

吸取过去的教训,保持头脑清醒,走自己的路。

1992年,邓小平巡视深沪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宣布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从此,中国步入了发展崛起的快车道。

1992年,牛根生出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

1993年,郑俊怀将回族牛奶食品厂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并更名为国有控股公司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郑俊怀任公司总经理,牛根生任副总经理,主管冰淇淋和冰淇淋生产,牛根生成为“中国冰淇淋大王”。

牛根生上任后,带领一群有创意的年轻人,精心策划了“伊利苦咖啡”的冰淇淋风暴,广告到了央视。这一年,苦咖啡产品销售额突破3亿元。

1996年,牛根生成功策划“伊利冰淇淋进军亚特兰大奥运会”,伊利冰淇淋风靡全国。铜牛伊利集团成立,郑俊怀任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CEO,牛根生任副董事长、分管生产和销售的副总经理。

这一时期之初,咄咄逼人、咄咄逼人的牛根生开始与郑俊怀结下深仇。1998年5月至11月,牛根生三次提交辞职报告。之后,牛根生离开呼和浩特,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习。期间,牛根生一边总结自己16年的经验教训,一边听著名教授讲课。

田冲又牛资了

牛根生创业人生与根生

1999年,多位从伊利集团离职的前同事找到牛根生,希望他出面,带领大家大打一场。

1999年3月29日,伊利集团正式宣布牛根生辞去副董事长、副总裁职务,牛根生也从北京大学回到呼和浩特。

当时,十几个老员工聚集在牛根生,筹集100万元。注册的一家新公司被命名为蒙牛,牛根生担任董事长兼总裁。很快,伊利集团的很多生产、销售、技术人员都去了牛根生。

从此,在一间租来的53平方米的居民楼里,蒙牛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旅。在资源垄断的困境中,牛根生创造性地通过输出人才、技术和管理优势,租赁、托管、合作等方式,完成了企业成长的第一步。

2001年,起步仅两年的蒙牛借助“申奥”打响了全国市场的第一枪。

2002年,牛根生获得“中国十大创业人物”、“中国最具价值封面人物”、“中国民营行业领军人物”等荣誉,蒙牛在中国乳企中的排名从1116位上升到第四位。

2003年对牛根生和蒙牛集团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年3月,伊拉克战争期间,蒙牛集团率先进行事件营销。此后,他们与中央电视台协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来处理突出的新闻事件,以确保蒙牛的广告在第一时间赢得商机

2003年非典期间,蒙牛共向卫生部和全国各地捐款1160万元,其中包括860万元和价值300万元的蒙牛纯牛奶,用于阻止非典疫情。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顺利返回,蒙牛看到了“举起你的右手,为中国加油!”胃口好,推出了“宇航员专用奶”的广告,各大城市都有出现。

2003年,牛根生被中央电视台授予“中国企业新领袖”和“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称号。

2004年6月10日,蒙牛集团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在港股主板上市。那一天,股价上涨了10% .蒙牛集团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乳企。

2004年,牛根生获得“中国规划最高奖”。

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个人全部股份成立“老牛专项基金”,成为第一个捐股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个在全球捐股的中国人。

2005年,蒙牛联手超女,斥资2000万元买断超女冠名权。双方的合作不止于此。蒙牛还邀请了2004年超女季军张含韵担任2005年蒙牛酸奶的产品代言人,她也是2005年超女的代言人。

2006年,蒙牛在《财富》杂志评选的“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榜单中排名第四。

2006年,牛根生辞去蒙牛集团总裁职务,主要精力转向慈善事业。1999年至2005年担任蒙牛总裁期间,牛根生将年薪的80%给了员工、产业链合作伙伴和有需要的人。

2007年,蒙牛杯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级企业文化示范基地”。

2008年9月11日,三鹿毒奶粉事件爆发,很快波及包括蒙牛在内的国内多家乳企。中国人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降到了冰点。

愿意投身慈善事业

2009年8月,牛根生辞去蒙牛集团董事长职务,成为全职慈善家。随着牛根生的离开,“蒙牛十大元老”也相继离开蒙牛。

牛根生1999年创立蒙牛,刚好8年。

时间,便将蒙牛打造为全球液态奶关键、中国乳业总冠军。蒙牛集团被全世界视作中国企业顽强崛起的标杆,“蒙牛现象”成为经济界最热门的专有名词之一。

2010年,牛根生被中国慈善排行榜授予“中国慈善事业终身成就奖”。

2011年6月10日,蒙牛发布公告,称创始人牛根生辞任董事会主席一职,同时委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为董事会新主席。牛根生保留非执行董事,并继续参与本集团之策略规划。彼时,公告称,牛根生辞职后,会将大部分时间投入慈善工作,实现数年来之夙愿。

2013年6月18日,蒙牛公司与雅士利联合宣布,蒙牛将发出全面收购要约,收购雅士利全部发行股票。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对于蒙牛而已,这一举动不但意味着获得雅士利和施恩两个奶粉品牌,奶粉收入狂增逾30亿元外,也意味着国产奶粉进入伊利、蒙牛“两分天下”的时代。

事实上,牛根生从2006年开始就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慈善事业上。据介绍,截止2015年底,牛根生的老牛基金在多个领域开展了约171个公益慈善项目,公益支出达9.8亿元。牛根生本人担任荣誉会长,并不参与基金会日常业务的开展,主要是作为基金会国际交流方面的主要代表,以及发现适合的投资项目、慈善项目引导、落实。

2018年7月6日,国内首家复合型烘焙体验店落地马鞍山万达广场,其中,创牛根生担任战略委员会主席,同时是公司第二大股东。

相关阅读

  • 从被卖到创建蒙牛 从小被卖了50元 被伊利赶走后创建蒙牛企业
  •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
  • 从一无所有到蒙牛集团创始人 作为创始人 并购后的牛根生为何销声匿迹
  • 牛根生与蒙牛(牛根生为何卖蒙牛根生创业人生牛)
  • 激荡四十年·牛根生 一生和“牛”结下不解之缘
  • 牛根生创业人生(牛根生创业资源)
  • 20年为梦想奋斗 为实现儿时的梦想 奋斗整整30年
  • 止痒药“挠”到市场“痛点” 创业英雄汇视频挠自己的痒痒 这是创业成功的秘诀之一
  • 牛根生创业人生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