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项目 / 正文

牛根生创业人生(牛根生创业资源)

更新时间:2025-05-10 14:50:30 点击:646

牛根生创业人生(牛根生创业资源)

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表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但没有制定像农药残留这样的标准限量。直到10月8日,国家多部委才联合发布公告,制定了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临时管理值。

牛根生创业人生(牛根生创业资源)

基金会网络董事长徐永光从非政府组织的角度对事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食品安全方面,除了政府监管,最重要的是行业自律。行业自律的机制是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则。贸易规则必须是追求良好的产品质量,保持市场健康发展,而不是无序恶性竞争。同时,有利于企业相互监督。“这个行业有没有自律?不会的,这个行业有两个协会,一个是农业部主管的中国奶业协会,一个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管的中国奶业协会,两个协会的会长都是副部级干部。也就是说,这两个协会都是由政府控制的,而不是自律联盟。因为有权力在里面,很多事情失去了规则,没有按照市场规律去做。该协会对这个行业的麻烦负有很大责任。所以三聚氰胺事故第一责任人是政府,第二责任人也是政府,第三责任人是企业。”

时任蒙牛高管团队成员、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中国蒙牛(上市公司)首席行政官的老牛基金会现任秘书长(法定代表人)雷永生并不回避自己的责任。他告诉《中国慈善家》,蒙牛肯定有责任,因为它生产的乳制品含有三聚氰胺。他还认为,在此之前,国家既没有检测标准、指标,也没有检测手段,完全把责任推给企业显然是有问题的,因为乳品企业的生产归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管,奶源归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管。“企业的责任是有的,但责任是怎么造成的?问题不是孤立的。”

雷永生还提到,最近有人向他提到网上有一些新的分析报告,内容是三聚氰胺事件的背后有国外奶粉利益集团的操纵,有一些既得利益者在摇旗呐喊,导致一些检测结果好于欧盟等国际标准的国内乳品品牌被扼杀,包括蒙牛。中国100多个行业,80%都被外国人干掉了,剩下的20%都是中国人在坚持。谁会坚持?比如PC主要是柳传志坚持,B2B主要是马云坚持,乳业主要是牛根生坚持。因为牛根生既做过伊利,也做过蒙牛,而蒙牛的出口量占中国乳业出口总量的90%。所以外国人要想进入中国,首先要把蒙牛和他弄走。如果不除掉他,国外乳企进入中国就太难了。现在,80%的乳制品市场被外国公司占据。

“我们的团队当时认为,这些报道虽然不是全部真相,但至少比较接近真相,相对客观。我也相信,真相迟早会水落石出,蒙牛和中国乳业会得到公正。在真相公之于众之前,再多的借口都没有意义。当然,所谓‘认错’,更无从谈起。”雷永生说。

2009年,在经历乳业低谷后,中粮成为蒙牛的主要股东。牛根生辞任内蒙古蒙牛董事长,仅保留非执行董事一职。虽然已经离开蒙牛,但作为创始人,牛根生对其仍有感情。最近蒙牛收购雅士利的时候,他和中粮集团董事长宁一起去了雅士利总部。“作为蒙牛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更了解蒙牛的成长历程。只要蒙牛愿意,我愿意贡献我和我爸妈70多年的乳业经验,给他们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我愿意扮演‘志愿者’的角色。”但中粮收购蒙牛后,人事更新已经完成,牛根生以前的下属已经全部离职。对于中粮收购蒙牛,有人认为蒙牛出现了财务危机,但牛根生予以否认。他表示,蒙牛当时的财务状况相当健康。

当时牛根生和蒙牛的人都没有出来解释,导致外界各种信息疯狂传播。“由于公众对2008年真实情况的了解不够准确,导致彼此之间信息不对称,没有办法与外界有效沟通。如果牛根生接受外界对真实情况的歪曲,那是违背良心的;不接受,也不是他一个人能扭转的。”雷永生说,“他也希望以后能有一个合适的时间,一个合适的机会,和大家谈这个话题。”

一位行业观察人士曾说,在三聚氰胺事件中,“伊利没有牛根生这样的‘神’,但人们在这场风波中淡化了伊利的仇恨。”不仅仅是伊利,其他任何一家乳企,都没有牛根生这样的“神”。他们的责任自然被淡化了,而牛根生的“神”却被放大了。

辞职后,一旦蒙牛产品出现问题,牛根生就会被“抓出来”。然而,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后,当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得到广泛认可,收到社会各界捐款时,网络名人王小山看到牛根生也是壹基金董事后,声称要抵制。牛根生说,他能理解和容忍不断的质疑甚至谩骂,“因为他们想让我更好,让中国乳业更好。我觉得他们不会放在心上,因为我们没有私人恩怨,我们没有任何工作关系,利益关系,亲戚关系。所以我更多的是通过这些‘关注'.’来分析、鼓励和提升自己

对于1999年牛根生创立的蒙牛对中国事业的贡献,雷永生认为,至少蒙牛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中国乳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乳企管理人才,同时促进了中国人喝牛奶意识的形成。至于优劣,牛根生不好说,只能评判。

捐股:中国玩法的欧美模式

除了三聚氰胺,牛根生身上还有大量的“千言万语”和他的眼泪。2008年11月,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三个月后,媒体披露了牛根生的一封私人邮件:《牛根生致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及长江商学院同学的一封信》。根据媒体提供的信件,牛根生含泪向企业家求助,希望获得现金支持,否则蒙牛将被外资投行控制。从“牛根生呼救,千言万语揭露蒙牛陷入质押危机”到“联想2亿元助蒙牛脱困,

解除质押危机”,再到“联想根本救不了蒙牛,大摩稳操蒙牛控制权”。各种消息莫衷一是,曲折跌宕。牛根生的眼泪更被视为“鳄鱼的眼泪”,遭到鄙视。

雷永胜告诉《中国慈善家》,牛根生的眼泪,纯属子虚乌有,“第一,牛根生是强硬派的性格;第二,商场上能相信眼泪吗?”据雷永胜所知,牛根生创办蒙牛之后只掉过一次眼泪。2004年,有人向蒙牛成品投毒并发送匿名恐吓信进行勒索,未果之后,湖北、湖南和广东等地接连发生蒙牛牛奶含有甲醛事件。此后,多地均被散布“蒙牛牛奶含有甲醛”的消息,一时间事态几近失控。“三聚氰胺事件是人为在原奶里掺假,这次事件是人为在成品里掺假敲诈。”就在牛根生等企业高层认为企业快没戏的时候,峰回路转,事件引起国家高层领导的注意,国务院责成公安部亲自部署破案,还蒙牛以清白。牛根生在企业重生之际,百感交集,为此流下了眼泪。

而对于万言书的报道,雷永胜说,媒体报道不但是断章取义,而且整个报道有八、九处是捏造的。“三聚氰胺最起码是产品的问题。媒体说是借钱去救蒙牛,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蒙牛当时账上有几十个亿的现金,因为问题小所以赔偿是最少的,根本不存在财务威胁。”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一些企业家朋友纷纷询问牛根生真实情况,囿于电话中说不清楚,以及为了向更多朋友说明白,牛根生口述,助理笔录,整理出一份关于三聚氰胺事件的前因后果,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朋友,以示通报。

万言书中提及的求援,真实情况则是为了牛根生捐赠的股权。此前,牛根生已经宣布将他持有的上市公司中国蒙牛股份捐给老牛基金会,为了保证管理层对企业有一定的控制权,牛根生捐赠的股份不宜卖入公开市场套现,为了让基金会获得可以使用的资金,除了套现之外,还有一种办法,即盘活法。牛根生将自己持有的一小部分股份质押到投行,获得股票价值60%的贷款额度,用这部分款项投资获取回报后,用于慈善事业。三聚氰胺事件导致蒙牛股价大幅下跌,金融危机又让持有质押蒙牛股票的银行自身岌岌可危。于是,柳传志、俞敏洪[微博]等人纷纷临时拿出大笔现金,置换出在银行质押的蒙牛股票,从而避免股票被卖掉而被外国企业收购的危险。

2010年12月28日,牛根生捐出持有的中国蒙牛股份股,占中国蒙牛股份的3.96%。因为无法直接捐赠到境内的老牛基金会,所以交由第三方信托机构负责管理。2011年7月13日,这部分股票转让中粮,获得现金金额为亿元港币。

在这之前,牛根生捐出了持有蒙牛集团的所有股份。由于《公司法》规定公司董事每年转让股份数量不得超过25%,所以牛根生先生的捐赠是逐年办理法律手续。2006年1月2日,捐出蒙牛集团股份股;2008年12月16日,捐出蒙牛集团股份股;2010年5月28日,捐出蒙牛集团股份股。

早在2002年,牛根生和他的团队考虑蒙牛上市时,牛根生就开始规划公司上市后所获巨额财富如何支配和使用。2003年,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牛根生、雷永胜、蒙牛集团党委书记卢俊和律师杨育红四个人碰面,以非正式的形式第一次探讨了成立慈善机构的可行性。2004年蒙牛在香港上市,《福布斯》给出牛根生当年的身价为1.35亿美元。就在这一年,牛根生在内蒙古成立“内蒙古老牛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这是一个社团组织。也是在这一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出台。不过牛根生开始操作成立基金会时,该条例尚未出台,经过咨询有关部门及律师等意见,先成立了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在下面设立“老牛专项基金”来做慈善。2005年,牛根生对外宣布捐出个人持有的所有蒙牛股份,捐赠到老牛基金会。

在蒙牛“火箭般”速度的发展中,牛根生捐出了自己所有的股份,意味着他突然成为巨富之后,钱还没有到手,又立即放弃了。在中国,这样的选择和决定,直到今天仍无第二人。“这是我对自己人生的一个规划。”牛根生说。在他的规划中,前半生做商业,是通过度己来度人,后半生做慈善,是通过度人来度己。再细化,他给自己设立了一个人生三段论:020岁,学习阶段;2050岁,创业阶段;50岁至老,贡献阶段。在这样的规划中,50岁,即2008年,他要实现从企业家到慈善家的转型。

捐出股权做慈善,在牛根生之前,并无先例。如何设计基金会,如何操作基金会,不得而知,他不得不到海外取经。他和雷永胜一起,在美国考察了洛克菲勒基金会、斯坦福基金会、耶鲁基金会、克林顿基金会等近二十家个人和家族基金会。作为企业家,他曾考虑的是做百年蒙牛,而在成立老牛基金会之后,他考虑如何做千年基金会。其关键是,公益资产如何持续增值。“之后一直在学习如何在机制上保证我这个意愿能够长治久安地得以实现,尽量少受到不可预见的不确定因素干扰。”牛根生说,“国内的相关法规还在成型阶段,所以我很大程度上是考察学习了欧美国家近百年来已发展得相当成熟的慈善资产管理和机构运营,然后在国内外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完成了慈善财产的信托化。”

徐永光介绍,在美国,公益信托已有百年历史,小至几千美元,大至数百亿,都有类型不同的公益信托管理模式与运作经验。以拥有近600亿美元资产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为例,就是采取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信托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双治理”模式。这两个独立机构,前者负责赚钱,后者负责花钱。基金会每年只管把来自信托基金的捐款花出去,自己没有钱,也不留钱。“老牛基金会是一个依托公益信托的家族基金会,公益信托、家族基金会,这两个模式在中国都是首创。”

捐赠中国蒙牛股份,这一模式的设计,得到瑞士信贷银行、瑞士嘉盛银行等专业机构人士的帮助,借鉴境外信托的经营模式委托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管理。位于香港的尚心投资管理公司有40多人,属于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跟老牛基金会属于合作关系。慈善资产在投资过程中,既要考虑收益,也要考虑稳健。投资管理公司设有投资委员会,决策投资,委员会委员除了资产管理公司的专业人士之外,还包括牛根生、雷永胜、老牛基金会财务部长和律师。

牛根生在捐赠完蒙牛集团股份后,老牛基金会成为蒙牛的单位股东,作为老牛基金会法人代表的雷永胜每年都要出席蒙牛集团的股东大会,享有与其他股东一样的权力。作为非流通股份,蒙牛集团的股份无法出售。雷永胜说,如果是在国外或者香港,这部分股份也可以质押到银行,获得质押款之后再做投资,从而为老牛基金会获取更多的慈善资产。“国内的公益信托不是太成熟,不敢这么做,怕有什么闪失,所以比较保守,没有运作。”

雷永胜介绍,目前在老牛基金会控制、管理和受益的40亿元的慈善资产,年收益在10%到20%左右。基金会收入,一方面来自仍持有的境内蒙牛集团的股份红利,每年约在五六百万元,更主要的是来自资产管理公司打理获得的投资收益。比如,每年如果获得4亿元的总收入,基金会计划每年支出2亿元,这样还可以剩余2亿元,如此下去,可以实现基金会的持续发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标签:

牛根生

雷永胜老牛中国做生意

相关阅读

  • 从被卖到创建蒙牛 从小被卖了50元 被伊利赶走后创建蒙牛企业
  •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
  • 从一无所有到蒙牛集团创始人 作为创始人 并购后的牛根生为何销声匿迹
  • 牛根生与蒙牛(牛根生为何卖蒙牛根生创业人生牛)
  • 激荡四十年·牛根生 一生和“牛”结下不解之缘
  • 牛根生创业人生
  • 止痒药“挠”到市场“痛点” 创业英雄汇视频挠自己的痒痒 这是创业成功的秘诀之一
  • 牛根生创业人生
  • 牛根生创业人生(牛根生创业资源)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