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一)
为什么我不也开一家公司呢?
我是一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家在这个行业的工作范围很广(我在一个帖子里介绍过这个),但在创业很少,即使创业自己开公司什么的,也是副业。我在创业的博士学校有着浓厚的氛围。当然,我们学校的工科很强,所以很多同学,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或多或少都会考虑创业。甚至我们经济系的很多教授也可能受这种趋势的影响,会自己开一家经济咨询公司,把自己的一些经济理论的应用方法在工业界进行销售。麦肯锡一开始就是这样开始的。所以这个路号是旧的。没有秘诀,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当我还是一名博士生时,我实际上并没有考虑创业或创业,但我自己确实做过一些经济咨询(我如何开始经济咨询的故事已经在其他帖子中分享过,所以我在这里不再重复)。起初,主要是在课余时间,时间想利用自己的经济背景增加收入,增加经验,充实自己。不管怎样,他想享受生活。工作一年后,发现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这时,几件小事让我想到了顺便开公司。
一个是我当时主要的咨询客户。我会每个月给他们寄一份账单,这样他们就可以付给我钱了。他们会计问我有没有自己的咨询公司,因为他们也会聘请其他的咨询公司,他们拿账更方便。一开始我说不行,他们只好把我当成账面上的合同工。当时她只是说如果我有个公司的话,我会跟她说让她在账面上及时修改会更好,我也没有太在意。
第二,在时间工作一段时间后,主要客户也推荐了其他客户。当然,我不能一个人把它们都捡起来,但我做了一些。但我只是觉得多几个人就可以回答了。也给同学介绍了一些项目。
第三,到了报税的时候,发现过了半年多真的有了一些收入,就按照个人所得税申报了。几个星期后,我收到了国税局的询问,问我是否有自己的公司,如果有,我可以有税收减免。但既然我没有,我只能实话实说,继续按照个人收入纳税。但这件事提醒了我,既然人家税务局都问了,看来我真的应该开公司了,不然没必要招惹太多税务局的关注
就这样,我和麦肯锡一样,开了一家皮包公司。但我的皮包公司是否会成为麦肯锡那样的国际公司,这个我不敢保证,但不妨碍我在业余时间做做白日梦。不管怎样,如果我不成功,我会享受我的生活。
(二)
反正是副业,收入都是外快。不依靠它来养家糊口,总是没有紧迫感。主要是享受的过程。我和我妻子讨论过,但她根本没注意到。我又和我妈讨论了一下,我妈说了一句把我逗乐的话。“人们在创办公司时会担心如何赚钱。如果把钱都赚回来了,还担心开公司吗?该怎么玩就怎么玩。”
好吧,既然是玩,那就找个小时候的玩伴吧。首先,我需要注册公司。我没有法律背景,也不想花太多钱请律师。不过没关系。我还有一个私人律师(其实是我高中最好的朋友)。后来,我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商业律师。我没有在他通过资格审查后直接请他做我的私人律师。这几年没怎么用。这一次,我会告诉他,我任命他为我们公司的首席律师,并请他处理我的公司注册
他真的很给我面子,上来就问:“你这个公司要多大规模?”反正我也不太懂细节。反正注册如果成规模了,手续会比较麻烦,每年的费用会比较高,但是对以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可以便宜,但是以后需要大量修改。我想了想说,最贵的也不贵。反正营业额有,我应该花钱体验一下。他想以我的羽毛为方向,所以就去取了。最后,他告诉我,“我把注册完全按照制度交给了你。虽然营业额不能和别人比,但是形式上没有区别注册你的公司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所以你可以发展的很好。”听到这里我翻了个白眼。这个被他直接无视了,一个我只是奉命行事的姿态。为了这个注册,我们在成功之前得到了加州政府的三次批准。第一次是确定董事会成员的人数。我们确定了一个区间后,第二次说区间太大,第三次就搞定了。
其他原始成员还有其他闺蜜,中学,高中,大学,博士生等等。现在都有不错的主业,至少在文字上,绝对的实力。可惜很多在经济咨询方面提供不了太多帮助,而且由于公司的正规化和成员数量的增加,业务也没有扩大。
发展其他业务。
业务主要是经济咨询,每年能保持足够的营业额,维持公司运转。至少发个工资,或者按小时雇个本科生或者硕士生整理资料什么的。还有公司的维护费用,不能亏本。但是很多朋友都不能帮我做经济咨询,于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开始考虑发展其他业务。这时,注册规模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很多业务都是随便开展的,不需要再次申报。现在我知道我唯一不能做的就是我的公司不能变成银行,剩下的基本都是随性的。当然这是我作为一个非法律人的理解,但是不理解也没关系。如果我什么都知道,为什么我还需要律师?现在我的团队里有三个律师,他们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还有。
我们还能做什么生意?这时,我的一些其他经历又启发了我。我从2009年开始参加NPC经济论坛。一开始是找资料,后来熟悉了之后就成了他们的留学顾问。与他们合作,为部分留学生提供留学信息,修改申请文件。这个商机很好,但由于NPC经济论坛宣传力度不够,可能无法开发。这时候我就想,肯定是有需求的,而且应该是未来5到10年的增长趋势。我们团队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比较优势。虽然不打算做中介提供留学服务,但是主要针对那些DIY比较积极的同学。
但也同样是这样使我们团队所有的人都从过程中感到自己也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虽然不能说是助人为乐,但是助人同时利己这种事也可以有吗。当然,也有些客户询问是否可以提供包养式服务,都被我们谢绝了。很多客源都来自口碑,这样下来,现在我们这方面的业务也算小有规模了。方向也从一开始单一针对经济类硕士或博士申请发展到现在本科,硕士,博士,工科,经济类,法学,多方面了。毕竟这个主要看团队里是否有这方面的人才。当然,在有了这个方向后,我们还吸收一些这方面的人才,就不光是原始成员了。这个业务在给大家带来些外快之余,促进我和老朋友们保持联系,认识新朋友。而且在我们得到客户们的反馈和入取结果后,大家都认为这个项目是一件有意义的副业。
(四)
由于我的团队一开始并不是为了做留学咨询而发展起来的,其实就是我开了个公司然后好多老朋友认为好玩(也不管我这公司主要干什么)而加入,我们的团队的背景就比较杂,但由于我的朋友们都非常优秀,所以团队的背景看起来有点让人难以接受。而留学咨询这方面也是我看到了朋友们的不同背景后,根据比较优势,在我所知为数不多的业务方向下想出来的。所以看起来的确比较突出,突出到了就连很多全职中介都很难和我们团队的背景比。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如何取信客户反而成为了一道难题。很多客户都会对我们的背景产生怀疑,认为编也要编的靠普点。经常有客户希望我用我的学校邮箱给他们发确认信。
有一次,一位客户在确认之后和我说“主要是您团队的背景太牛了,让我有点不能理解这种背景为啥还要提供这种服务,我怕有人冒充。”我都没太好意思说我是先有了团队,后选的服务方向。
但后来好了,慢慢的通过老客户的介绍来的新客户就不怎么保持怀疑态度了。看来万事开头难这句话还真有道理。也让我认识到了一个问题,就算再理想的团队,也不能一帆风顺,一切都要慢慢来。同时,我也更佩服那些全职创业的人,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哪。
(五)
现在公司的经济咨询业务已经进入正轨,我主要就是大方向上参与一下。前两天刚刚又签了一个一年半的项目。基本上可以维持公司运作外再为我这个大股东增加些外快。以后就是继续扩大,然后根据需要增加人力就可以了。至于留学咨询,季节性比较强,但也希望可以继续发展壮大!如果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我公司的主要营业额来源,我想我的团队也会乐见其成。我会在有空的时候更新发展状况!也同时祝福其他创业的网友事业顺利。
(六)
公司状态。经过两年的运作留学咨询方面的业务发展的比较快。但是经济咨询方面在3个多月前停止了。就像上面说的,经济咨询业务是我这个公司的初衷。一开始就我一个人,后来发展到我把活联系回来然后找人帮我做。本来以为可以一直这样发展下去。但是半年前换了一个更喜欢的全职工作。要求比较多,然后被告知自己私人的经济咨询业务和我的全职工作有被告知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停止经济咨询业务。一个是我退出公司管理,只以股东的的身份拥有公司。留学咨询业务倒是被允许了。在和团队商量了一下后,决定先停止经济咨询业务。律师建议成立一家子公司,我个人不参加管理。这样就可以避免所以今年的营业额虽然还会继续上升,但由于一部分业务的停止,上升速度明显减慢。希望可以尽快把子公司办起来。当然这个还要多和律师沟通,一步步来.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