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夏天,西藏昌都市鲁乌旗县上卡乡占地10亩的加工厂房里飘来黑青稞的香气。在人力和机器的共同运作下,特定形状的黑青稞产品被独立装袋、包装、运输到鲁乌旗县和昌都市销售。
2017年10月,在鲁乌旗县上卡乡,“黑青稞兄弟”白玛金美和洛珠哲登注册成立了阿诺仓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返回创业,的大学生,这两位2017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拍即合,成为了“受欢迎的创业,创新人物”的成员。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当两人把创业的想法告诉家人时,家里顿时炸开了锅,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半年了,我爸妈都反对。后来,因为看到创业,政府对大学生的好政策,我逐渐放下了偏见。”朱哲登说。
得到父母的理解后,洛珠哲登两兄弟开始准备他们的大秀。首先,他们将安诺仓农民专业合作社定位为以农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为基础,以绿色食品品牌为载体,以发展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带动农牧民脱贫奔小康为目标的“绿色、安全、优质”品牌。其次,按照“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工作准备好了。带着光明的前途,洛珠热登的两个兄弟去政府部门寻求创业的支持。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帮助他们申请了1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很快争取到300万元的产业项目资金,有效解决了创业前期资金不足的问题
与白青稞相比,黑青稞营养价值更高,收入更高。于是,第一年,在乡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罗竹若邓两兄弟说服上卡乡朱然村84户农民在532亩土地上种植黑青稞,然后在收获季节以每斤4元的价格收购。
穷则独善其身;如果你富有,你将帮助这个世界。在实现自身富裕的同时,罗竹若邓两兄弟不忘帮助村民共同致富。他们决定把自己的创业和家乡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自己的创业项目,带动家乡的发展,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第二年,我们以每亩800元的价格在朱然村承包了200亩地种植黑大麦,现在土地出让金提高到了每亩1000元。”朱哲登说。通过土地出让金,当地84户、473名贫困人口增收,平均每户年增收5000元以上。
如今,阿诺仓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加工厂有24名员工,其中15人是当地的注册卡持有者。目前,安诺仓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成熟的黑青稞食品生产加工链,生产的产品有黑青稞饼、黑青稞饼干、青稞水果、青稞快餐等。传统食品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火花,而新颖的产品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拥有了众多的“粉丝”,并开始出名。
“我们的产品不仅在鲁乌旗县有销售,在昌都市的蓝天圣业和拉萨的‘世界土屋脊’店也有销售。我们还收到了政府和天津援藏、中远海运集团的扶贫款30万元。接下来我们想把安诺仓打造成家喻户晓的品牌,然后多渠道打开国外市场。”朱哲登告诉记者。
2018年,合作社生产的产品年收入只有20多万元。2020年收入突破189万元,较第一年增加169万元。还带动了24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除了合作社,罗邓和白玛金梅还成立了安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安仓达斯
作为一名回到的大学生,罗竹若邓想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实现就业。2020年毕业回国的扎西次仁找到了罗珠热登。得知情况后,洛珠热邓将扎西次仁安排在阿努仓大山数字电影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影院的人事管理。“我在这里工作很开心,因为工资是绩效制,加上底薪,一个月能拿到5000元左右。”扎西次仁说。
分别毕业于暨南大学和西南科技大学的洛珠热登和白马金梅华丽转身,成为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他们在乌鲁木齐的广阔天地里做出了自己的事业,也带动了更多的人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从而致富增收。
“要想有所成就,不仅要有想法,还要有实践的勇气。百战百胜是成功的秘诀。”朱哲登和白马金美坚定的眼神透露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嗡嗡…”随着加工厂机器运转发出的声音,黑青稞的味道也飘香了。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