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投资理财 / 正文

浅谈大学生就业权益维护与就业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更新时间:2025-05-12 04:20:40 点击:388

浅谈大学生就业权益维护与就业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在高校中,宽进宽出,没有淘汰机制,也使得大量半成品或废高校毕业生流向社会。曾经有一位大学教授抱怨很多高级技能,不是老师不愿意教,而是学生不愿意学。学前教育重在追求高分,目标是考上大学。高中阶段的学习和发展是学生低水平的认知技能、理解和记忆能力。当这些高中生进入高校后,大学教授很难培养学生的概念和想法、创造新思想、整合思想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难题、批判性评价意见、自己判断、自己决策等高层次能力。有个大学教授抱怨自己的研究生论文东拼西凑,提出修改建议。最后,学校不得不评估研究生的毕业率和就业率。最后,教授不得不帮助学生自己写论文。任何工厂都有废品,但高校要保证100%的成品,却很少在录取时检查原材料是否合格。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2年的研究报告,按照国际标准,只有约10-20%的大学毕业生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在“2012年人才短缺调查”中,万宝盛华集团研究了4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雇主,发现“全球相当一部分雇主表示找不到具备有效技能的人才”。现在很多企业老板,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老板,都被外界认为老板喜欢被称为教授。事实上,他们不喜欢这样,但不得不这样做。优秀的毕业生被大企业招走了,剩下的半成品还要胜任相应的岗位,只能靠中小企业再教育再培训。因此,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已经成为一个热爱学习的群体,他们在工作日工作,周末去大学听总裁的课,而时间的其他人则勤奋地阅读各种书籍。本来用人单位只是招聘人才,发挥他们的才能,但是更多的中小企业变成了学校,企业主变成了教授、校长。

就家庭而言,多年的和平年代让中国大部分家庭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也就是说太多家庭因为计划生育,不缺钱,只生一个孩子。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父母受了太多苦。为了自己的孩子,他们从不让自己的孩子再吃亏,就想尽办法赚钱攒钱,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让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差,被惯坏是常事。经历过最大满足的孩子,既没有吃苦的能力,也没有奋斗的精神。孩子一毕业,父母就托各种关系给孩子找一份稳定、舒适、轻松的工作。没有创造力和自我驱动力,孩子为父母学习,为父母工作。再说了,工作不就是为了赚钱吗?家里已经有钱了,为什么还需要自己打工?

综上所述,我国应届毕业生就业,造成了皇帝不急,太监急的现象。政府、学校、用人单位甚至一些家长都很着急,但学生并不着急。

浅谈大学生就业权益维护与就业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目前,各级学校仍然实行被动教育,或权威教育模式。老师的职责就是把答案告诉学生,培养学生的死气沉沉的刻板印象,无法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新的视角,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对于雇主来说,以下十项重要的就业技能是他们更看重的:

沟通能力、数字推理、逻辑推理、概念思维、团队合作、计划和组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领导力、灵活性和主动性、自我激励、强烈的自我意识等。在这十项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能力。

现实中,我遇到过太多应届大学毕业生,出了事不是互相沟通,而是交一份辞职报告2;遇到问题不想先解决,而是向上级汇报。我不会,以前也没学过;刚工作一年,抱怨收入低,工资不够还贷款买婴儿奶粉;茶端不好,总指望领导安排开疆破土的任务;我一心想拿高薪,但我从来不训练自己能胜任技术含量更高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既是供需双方的矛盾,也是人才的结构性短缺。问题不仅仅是某一方面造成的,而是由政府、学校、家庭、用人单位、大学生自身形成的。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今天只能算是抛砖引玉,引出一个话题。

学生、毕业生、雇主、大学

发表于:湖北省

相关阅读

  • 通过优先就业、消费补贴等 稳定低收入群体消费
  • 2022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报告)
  • 促进大学生就业 促进大学生就业措施
  • 河南科技学院创新创业(郑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州市科技创新创业导师)
  • 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上海高校的优秀应届毕业生)
  •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
  • 促进大学生就业 促进大学生就业措施
  • 2022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报告)
  • 浅谈大学生就业权益维护与就业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